震川书院的由来
文章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2年1月20日 点击数: 作者:

  张大官人漫步在自己的这座园林之中,心里好不得意。这园子在安亭可是数一数二的,与古刹菩提寺相连,南有和尚浜溪流,对岸为大熊墙,缀以绿树翠蔓,清净异常。东与因果树相通。走在林间小道上,看着路两旁花团锦簇的牡丹芍药,大官人心中更是兴奋无比。这芍药乃专门派人采自扬州,俗话说“扬州芍药甲天下”,这白色芍药娇艳欲滴,真乃大雅。再看看另外一旁正在怒放着的牡丹,比起那芍药,这牡丹同样来之不俗,来自洛阳。俗话说:“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牡丹本是花中上品,这来自千里之外的洛阳牡丹更是雍容华贵,红的,粉的,白的……繁花似锦,一派繁荣昌盛、幸福吉祥景象。张大官人逍遥自在地踱着小步,完全沉浸在了这如画一般的美景之中。不知不觉,大官人走到了自己最满意的“静书斋”里,这静书斋乃为一中式小凉亭,设计得古朴典雅,充满了浓浓的书香气息。在里面吟诗作对,对酒当歌,此为乐极之享。而在远处看,这凉亭又像是飘在花海中的一朵白云,真是美哉!乐哉!
  此时的张大官人觉得自己有如此精美绝伦之私家园林宅第,真为后半生中的大幸之事。正在得意之时,突然……
  “张大人,不好,不好了,大事不好……”
  只见管家二德子神色慌张,跌跌撞撞地跑了过来。
  “有何大事?”
  二德子一边擦着头上的汗珠,一边语无伦次地说道:
  “不知为何,从京城来了一钦差大臣,此钦差大臣为刑部侍郎李大人,官居二品,说是要查办张大人大兴土木造私园一事,李大人正在东门,要张大人速到东门接旨。”
  张大官人一听,大惊,心想:这事不是已经由我密友吏部尚书刘大人办好了么,怎么还会生出枝节?不论如何,先去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知你用搜刮民脂之财大兴土木,私造园林,特派刑部李侍郎彻查此事,任何人不得扰之。钦此。”
   还没听完,张大官人已是大汗淋漓,不知所措。想必难逃此劫。
  回到园中,张大人呆坐在静书斋里,想着:自己这座园林在五年前就开始修建,动用数千劳役,上至宫廷画师,下到普通石匠都参与了修造园林之事,整座园林的建造差不多花费三万多两银子,光靠自己那点官饷,想要建造如此精美之园林,那岂非天大笑话!
  心中有鬼,张大官人想着,这下完了。如被查出,轻则没收财产、发配边疆、打为苦役,重则连坐、灭门、诛九族,想到这里,张大官人再也不敢想下去……
  究竟该怎么办?是丑是卯,现在已经是这般境况,难道要把这座园子给拆了不成?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看来是走投无路了,这大官人干脆就想找一根红绳,系上梁柱,一走了之,这也倒落得个清净,无烦无恼。
  “唉,我张某一世英明,难道这就是我张某的天命么!”
  张大官人抬起了头,仰天长叹。
  “张大官人为何这般的愁眉苦脸,究竟是何事让大哥如此为难?”
  随声望去,跟随着二德子身后有一尖嘴猴腮,贼眉鼠眼,身子瘦如薄板之人缓缓走来。
  “周员外啊,你是不知,我现在甚至想一死了之,离开这烦恼之世了……”随后,张大官人把这事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周员外。
  这周员外平日与张大官人交往甚密,称兄道弟,两人关系极为密切。虽说他瘦猴般的模样,但是能耐可了不得,他自称智多星,号称在这安亭镇没有他办不了的事,解决不了的问题。
  听罢张大官人的述说,周员外眯上了双眼,抿了口茶水,悠然自得地慢慢摇着手上的那把小蒲扇……
  而此时的张大官人越发显得紧张,头上的汗珠子一粒一粒地往下掉,正在眼巴巴地望着周员外,好似周员外能有什么奇方良药。
  突然,周员外睁开了那对小鼠眼,把那薄薄的两片嘴皮子凑到了张大官人的耳朵边,叽里呱啦的一阵密语……
  还没等周员外说完,此时的张大官人,那张愁得如老树皮一般的脸此时完全变了样,不敢说有园内牡丹芍药那般的怒放灿烂,至少也是眉头舒展,笑颜顿开。
  次日,钦差大人李侍郎带上随从走进了这大园子里,详细地查看情况,同时还派了相关人等在核查园子的建造花费。
  一踏进这园子,李大人就惊呆了,如此美景堪与皇家园林颐和园媲美,完全是个江南的小颐和园。看看这建造精美的亭台楼阁,看看这精心养护的贵重花木,再看看这绝妙的雕龙画凤,李大人心中暗暗地发出了感叹!我乃堂堂京都二品大员,位高权重,我的府第竟不如这园子的十分之一!哼哼,这狗官,待我彻查此事,弄清原委,回京后定当如实向皇上禀报,那时候,就算你姓张的有天大的本事,也奈何不了皇上的问罪,咱们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就在这个时候,李大人与随从走到了一座大宅子前,抬头望去,上面有个大牌匾,牌匾上刻着四个大字:震川书院。这红匾金字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醒目。
  就在这个时候,一旁的张大官人凑了上前,恭谦地说到:这是敬用归震川(归有光)大人的名字开办的书院。
  钦差李大人带着一颗疑惑的心结束了这次安亭巡查,回到了京都。
  在安亭,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着这个事,尤其是那些在建造园林时受到强迫务工的那些老百姓们,他们还等着看那张大官人如何被朝廷革职查办,受到惩罚。可是在几个月后,这个事情竟然没有了音讯,张狗官依旧在做他的狗官,园子依旧是园子,那园子每逢初一十五还张灯结彩,里面欢声笑语,一片荒淫之色!
  究竟此事是甚原因,莫非那张狗官与那瘦猴周员外有起死回生之术?究竟是什么力量救了这狗官一命?
  原来,在钦差李大人回京向皇上禀报了调查情况之后,皇上想,归有光是我的恩师,又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他的声望,全国皆知。现在震川老师年事已高,告老还乡,他老人家也应该有这样一个书院来安享晚年,这事就算了吧。于是那搜刮民脂的张狗官也就保了一命。
  于是,也就有了现在的震川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