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南翔走三桥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5年2月6日 点击数: 作者:佚名
南翔和江南许多城镇一样,古时候在妇女中普遍流行着“走三桥”的风俗。每逢正月十五夜,遍地插香,月光下,妇女们结伴携子过三桥。据说,这样可以预防病魔侵犯,故亦称“走百病”。
民谚曰:“行过三座桥,全年病灾消。”久居家内的女性,借这天走桥问路,看灯观舞,好不快活。清代南翔诗人陈墨荪在《槎溪槕歌》中描述道:
六街处处夜烧香,踏月同归路几条。
一簇衣馨人影外,娇喉呼伴过三桥。
封建时代,妇女庄重自好,无登山游乐的习惯,被困于礼教和家园的束缚之下,对她们来说走三桥实为三春之一大乐事,即使不是唯一的,也是主要的一次与社会接触、享受娱乐权利的机会。
江南水多,水患(包括自然灾害、有水传染的流行性疾病和溺水等)是人们健康和生命的最大威胁,而桥是治水的水上通津,显然所谓的走三桥风俗是江南人民根据“桥”的特征和水的特征、加上自己的想象而产生的风俗习惯。
南翔走三桥的风俗又与其他江南水乡不同:从家里出发回到家中,整个过程中,必须从众多的从古到今的桥梁中,选择三座桥,一次走完,既不能多、不能少,也不能重复,因此出发前必须做好周密的安排与设计,这与现代“游艺宫”游戏有异曲同工之妙。
走三桥之风盛于明清。民国以后,由于民主共和思潮的冲击,传统的年俗在城乡也发生变化。妇女走三桥以祛疾病的风俗由淡化以至消失。
改革开放以来,国运昌盛,传统的民俗得到传承和弘扬。如今南翔镇“太平”、“吉利”和“隆兴”这三座桥口彩好,再加上吉利桥上和隆兴桥上分别镌刻路神和桥神,乡民以为他们可以保佑人们出入平安,所以成了“走三桥” 的首选。有打油诗:“走过吉利桥,大吉大利鸿雲照;走过太平桥,四季太平身体好;走过隆兴桥,事业兴旺节节高。”如今只要是喜事,无论寒暑,不分昼夜,均可去走三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