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门电视剧《繁花》中,美食如同一条隐形的线索贯穿始终。出人意料的是,剧中的涮羊肉、干炒牛河等美食并未引发太多热议,反而是一碗平淡无奇的“宝总泡饭”勾起了无数观众的共鸣。
1月29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沈嘉禄来到南翔名士居,为市民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一碗泡饭背后的上海人》。
《繁花》为什么没带火涮羊肉?沈嘉禄说,洪长兴里的“共和锅”已经成了过去式,今天的主流消费群体吃惯了海鲜火锅、海底捞风格的大杂烩火锅,对纯羊肉的火锅不再情有独钟。在电视剧里,无论是宝总还是强总,他们面前的暖锅都没有沸腾起来,这种温吞水的暖锅,没有引起观众的食欲。反而是排骨年糕、简单泡饭更能抚慰人心。
干炒牛河用什么锅?干炒牛河是粤菜中的一道著名小吃,一般在茶室里供应。炒河粉的主料是河粉,配料有牛肉片、豆芽、韭黄等,旺火快炒,一定要用铁锅,现炒现吃,才能体现粤菜的镬气,镬气是粤菜的灵魂。
讲座一开始,沈嘉禄先生便为听众解答了“宝总为什么喜欢吃泡饭”这个疑问。“这碗泡饭其实并不简单,它承载着上海人深厚的乡愁与集体记忆。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一碗泡饭便是许多上海人餐桌上的奢望。它见证了上海人的坚韧与智慧,也承载了无数家庭的温暖与希望。”
对于剧中大热的霸王别姬这道菜,沈嘉禄也有自己的见解。“‘霸王别姬’这道菜在电视剧里是广东菜,其实这是道江苏菜。‘霸王别姬’中的‘霸王’就是项羽,他是江苏宿迁人,是江苏人为了纪念项羽而衍生出的一道菜。而广东人吃鸡也很讲究,比较喜欢吃白切鸡。”
沈嘉禄还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和案例,展示了美食与乡愁的独特羁绊。从鲁迅笔下的社戏与罗汉豆,到弄堂深处的石磨声,从霉干菜的百搭生涯,到合家团圆的年夜饭……
“当我们在寻找美味时,究竟在寻找什么?任何美食都是风土与历史的产物,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果。只有掌握了必备的历史知识,才能对某种美食的形成与变化有较深的理解,才能真正品鉴出它的味道。我们在寻找美味的时候,不仅仅是在享受生活,更是在修复童年的记忆,确定自己的文化背景,重建个体与城市的关系,最终就是唤醒人性之美。”
沈嘉禄的声音洪亮而富有感染力,每讲到一个美食故事,观众们的脸上就露出会心的微笑。当他描述那些年代久远的上海小吃时,许多人眼中闪烁着怀念的光芒。现场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和欢笑声。
本次讲座还深入探讨了上海美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少参加活动的上海市民表示,上海人始终坚守着对本土小吃的热爱与传承,如剧中的排骨年糕、新年的元宝茶等传统至今仍广受欢迎,同时上海也积极吸收外来美食文化,新雅的海派粤菜、粤菜的老火靓汤、广式早茶等在上海焕发出新的活力。这种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使得上海美食文化在时代的变迁中愈发璀璨夺目。
热爱上海文化的南翔中学学生赵酥娜说:“听了沈老师精彩的讲座,让我了解到了一些上海的传统美食和习俗,还让我知道了在新年我们上海人会吃些什么。”
一碗泡饭,看似简单,却承载着上海人的乡愁与集体记忆,一次讲座,虽然短暂,却让我们深刻领略了上海美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我们偶尔也放慢脚步,去品味那些藏在美食背后的故事与情感,毕竟这些才是我们生活的真谛与归宿。
据悉,我嘉书房(南翔·名士居)近日被授予第四批上海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过去一年,名士居举办近百场阅读学习、文旅融合、艺术风采、文化传承等线上线下活动,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拥抱“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