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智能机器人产业在上海正进入发展黄金时期。一直以来,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都由海外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如今,这一局面正在逐步扭转。位于南翔镇的上海新时达机器人,率先啃“硬骨头”,掌握了工业机器人控制、伺服和软件系统。经过长周期、大规模的研发投入,2020年建成上海首个投产的“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的智能工厂。
走进新时达机器人超级工厂,多条自动化的组装生产线整齐排布,空旷的厂房里几乎看不到工人的身影。“我们的机器人超级智能工厂,目前一共是2万平方米,整个工厂只有9个人。”新时达总裁金辛海介绍,在新时达机器人工厂,从上下料到螺丝锁附、组装,包括最后下料、做测试,整个过程基本都能自动化完成。
“从产品设计的PDM系统,到采购环节的SRM系统;从仓储WMS系统,到生产执行的MES系统,从供应链到厂内配送,一直到场外物流,我们都实现了全自动化。”金辛海说。结合CRM(销售管理系统)、ICLOUD售后服务云系统,新时达机器人工厂确保了从源头到最后的客户端,全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系统组成的“工厂大脑”,覆盖研发、采购、制造、销售、售后等产品全生命周期。
2020年,新时达智能工厂入选上海首批智能工厂,2021年又获评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在近日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的上海市首批10家“标杆性智能工厂”名单中,新时达机器人智能工厂赫然在列。
创业伊始,新时达的主攻领域是电梯控制系统。彼时,欧美和日本的知名电梯制造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其高端电梯控制系统售价高昂。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相关技术几近空白,只能任由外资占领市场。
“我们不惜代价投入财力、人力做研发,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成功开发出全球第一套全电脑电梯串行控制系统,填补了中国在高端电梯控制技术领域的空白。”金辛海介绍。由于质量优良、价格合理,新时达的产品不仅服务国内千家万户,而且出口到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10年,在电梯控制系统领域,新时达全球市占率达到三分之一,已经成为全球电梯控制系统的“隐形冠军”。
从创业之初的电梯控制系统、到如今的工业机器人,作为技术驱动型企业的新时达一直坚信有创新才有发展。在电梯控制系统行业高速上升阶段,新时达便开始谋求战略转型,在2010年开始在机器人领域提前布局,研发工业机器人。
经过十几年时间,新时达基本啃下了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和软件系统三块硬骨头。在此基础上,在市经信委的指导下,形成了覆盖长三角的产业链联盟,以点带链,努力经营自主可控的国产机器人产业生态。“产业链好,企业才好。我们把做好稳链、补链、强链作为供应链增强的重要能力来管控。‘一枝独秀’并不是新时达最终的目标,而是要带领整个产业链实现百花齐放。”金辛海说道。
创新驱动发展,人才护航创新,优秀人才一直是新时达持续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目前有三分之一的员工从事研发工作。除了引进国内外的优秀人才,新时达还致力于培养现有的人才。“2021年,我们设立了新时达学府,提升人才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培育智能制造、数字化技术等方面的领军专业人才,践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致力于成为基业长青的百年企业。”金辛海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