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高质量发展标杆”,这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嘉定区第七次代表大会的重要决策部署,也是今后一个发展阶段的主题。南翔镇立足实际,找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对于空间资源紧张等制约因素,坚持问题导向,实施“盘活存量空间资源、推动重大实体项目落地”等举措,不断提高产业能级,做大做强经济体量,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老厂房华丽转身新兴园区
在南翔镇沪宜公路以西、毗邻嘉闵高架的上海(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不少员工不约而同注意到,园区今年变得更热闹了。“中午一起吃饭的人、晚上楼栋里亮着的灯,都越来越多”,产业园运营人员马明侠亲眼见证了多家企业突飞猛进的发展。
“曾经的老旧厂房,如今的新兴园区”,这座由复旦大学和嘉定区、南翔镇共同打造的精准医学产业园,是在老厂房改造提升的基础上建成的。包括云检医学、中生复诺健、志诺维思、金匙医学、丹望医疗、君赛生物等精准医学领域具有“独角兽”潜质的企业在内,现在园区入驻企业已经达到200多家,其中一半以上都拿到了融资,还带动了300多名专家院士等高层次人才落户嘉定。
其实,相对于总规划398亩的上海(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来说,目前园区87亩的使用面积只是一期建设,未来更有可为。
“要进一步提升嘉闵高架沿线上海(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等园区的产业能级,加快产业集聚,真正把嘉闵高架沿线打造成一个南联虹桥,北接嘉定新城,辐射长三角的产业走廊”,对于上海(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的发展规划,南翔新一届党委提出明确要求。
按照规划,上海(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将聚焦精准医学细分领域,加强产业空间打造,提升集中度、显示度;通过建立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精准医学交流平台,进一步打造精准医学创新创业资源流量池,提升实体孵化器能级,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做强“精准预防”、“精准诊断”、“精准治疗”和“精准康复”的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
围绕这一目标,产业园在上海嘉定全力建设“一核一基地”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其中“一核”即位于南翔镇的核心研发基地,总建筑面积预计超过3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超过30亿元,具备科技研发、临床实验、孵化加速、商务办公、生活居住等功能;“一基地”即生产基地,通过建立标准厂房实现精准医学工业化生产。所有项目将于“十四五”期间全部建成投产,建成后将是集创新创业、生活配套、国际交流、人才培养等为一体的精准医学科创综合体。
“优化存量、提高质量、提升能级”,本着这样的发展思路,南翔镇瞄准精准医学、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发展领域,坚定“四个论英雄”理念(以亩产论英雄、以能耗论英雄、以环境论英雄、以效益论英雄),对更多存量空间资源加快实施改造升级、产业转型,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资源变资产,转型大飞跃
正在建设中的北虹桥智能制造产业园•奇兴科创园(见下图),总投资1.43亿元、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预计2022年底完工。这意味着奇兴家居(上海)有限公司,正在实现从“家具厂”到“智能制造产业园区”的“转型大飞跃”。奇兴家居由南翔经济城招商引进,主要从事板材贸易和板式家具生产,目前拥有4个生产基地。奇兴科创园是将公司旧厂房进行提升改造,以总部为契机,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住,园区规划了研发、中试、制造、仓储和办公多功能一体化等工业空间,含智能制造厂、孵化中心、人才公寓、地下车库等配套设施,重点吸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端制造业,公司也将从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为自动化智能制造研发中心。“高质量发展一定要聚焦绿色制造、高附加值制造”,南翔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周颂华表示。
无独有偶,南翔镇原大元玻璃厂也是一家高能耗传统企业,南翔利用该企业旧厂房改造的优质资源及其他资源,由古猗园经济城和世界500强美国艾沛克斯(APEX)工具集团的在华全资子公司世达工具(上海)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仅花了4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新公司落座南翔的“大迁徙”。世达还与南翔镇政府合作成立了“世达科创中心”,在汽车后市场专业领域产品设计、研发等领域实现共赢。
今后,南翔镇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嘉定区第七次代表大会部署,实施土地利用“总量锁定、增量递减、流量增效、存量优化、质量提高”基本策略,以实体经济作为发展基石,把园区载体作为关键支撑,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密度,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