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名单公示,嘉定区南翔镇永乐村位列其中,这也是嘉定第二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永乐村作为嘉定典型的“厂中村”,企业与村组犬牙交错,外来人口严重倒挂、留村老人居多。对此,永乐村深耕党建“责任田”,通过实施“四小微”、提升“智治力”,实现精细治村,不断助推乡村善治,最终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四小微”夯实“治理之基”
管住“微权力”,永乐村研究制定了《永乐村“小微权力”规范运行方案》、《“小微权力”清单》等,防止村干部出现“微腐败”,相关做法在全区被广泛推广。
开办“微课堂”,依托“永乐学堂”、“百姓小舞台”、“我们的节日”等平台,定期举办群众文化活动。同时,修订《村规民约》,明确奖惩措施,激发出村民参与自治的内生动力。
实施“微更新”,在“五违四必”及“无违创建”等工作中,永乐村共计拆除各类违建达30多万平方米,村容村貌显著改善。同时,实施修补道路、修复花坛、翻新公厕等基建“微更新”,设置停车场、健身点,引导村民打造“小美农院”和“小美菜园”,形成村绿、水净、岸清、宅美的乡村生态。
满足“微心愿”,引入资金完成槎山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打造成集标准化菜场、惠民超市、餐饮为一体的小型商业综合体。投资150万建成永乐村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并不断拓展“五分钟便民服务圈”功能,先后对村卫生服务站、永乐会所、观影小礼堂和文体活动广场进行了升级改造。
“科技力”绘就“智治蓝图”
升级硬件强基础,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级综治联勤监控大厅完成功能升级,原6块43寸的监控屏升级为9块55寸高清显示屏,增配操控电脑、专业机房设备,原模拟摄像头全部更新换代为高清摄像头,数量增加至276个,遍布全村主要出入口、内部道路以及村民组各角落,部分摄像头还涵盖“人脸识别”和“智慧公安”两大功能,安防效果显著提高。
拓展功能配终端,紧密对接区镇“一网统管”工作,因地制宜搭建了“永乐村美丽家园管理平台”,集视频监控、智能井盖、地磁点位、智能手环、水位监测和无线烟感等六大功能于一体,形成“一张图、两张网”的治理新格局。
群勤联动聚合力,配置用好村民组长、小联勤、平安志愿者、垃圾分类守箱志愿者等六支工作队伍,通过24小时网络监控+网格化人防巡逻的联动模式,形成“即发现、即反馈、即处置”的应急工作机制,进一步保障村民安居乐业。
“组合拳”共建“智美之乡”
依托美丽家园平台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村”,以多样化的物联设备联接“智慧微脑”,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智治”使村容更加“清新”,违停整治方面,永乐村在村内消防通道、易发交通堵塞的狭小地带安装地磁点位,一旦车辆违停,地磁就会自动报警至管理平台。垃圾分类方面,实时监控全村12个垃圾箱房点位,有效杜绝垃圾乱投放的现象。
“智治”使养老更加“安心”,养老管理方面,“智慧手环”的GPS定位系统和健康监测功能可以在平台上实时获取老人的位置、心率等信息,一旦发现异常,平台便会自动告警。此外,“智慧手环”配有的一键呼救功能,让老人也能轻松求助。
“智治”使应急更加“迅行”,平台设置安装了水位智能监测设备,遇雨季、汛情河水上涨到一定水位时,系统就会自动发出预警。在部分农户、企业内安装了无线烟感,一旦发生火情,平台自动报警并发送火警信息。井盖监测方面,在井盖上安装智能监测系统,如有发生被盗、倾斜或损坏时,平台上会发出预警。
吹响乡村振兴新号角,继续奋斗谱新篇。永乐村将继续以“智治力”不断助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为村民群众打造一个幸福宜居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