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是与每一位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怎样让老百姓住得舒心、住得顺心、住得开心?南翔镇房管所直接对接南翔镇的34个物业、54个业主委员会和103个住宅小区,深入南翔社会治理第一线进行走访和调研,跨出了一条“红色领航”的新路。他们经过不断优化党建引领下的物业、居委会、业委会“三驾马车”治理结构,提升了小区治理精细化水平,让市民“住”得越来越舒心。
全覆盖包干走访
“摸清家底”才能服务到位。为更好地在全镇范围内加强业务互联互通,南翔镇房管所从原来的固定点位式走访升级至“分片包干”全覆盖式走访,将全镇103个住宅小区与34个物业企业进行配对,划分9个责任区,分片包干到人,切实了解物业、业委会、业主的实际需求,在走访中把问题带上来,经过“房管课堂”的研究和讨论,再把解决问题的方法送下去。
小区停车难一直是市民关注的热点,针对小区车辆多、停车位少的实际困难,南翔镇房管所以老旧小区为突破口,与物业联合现场办公,指导属地物业将小区车辆进行“自家车”“租户车”“亲情车”“外来车”4分类,经过清晰的车辆分类摸底和分层、分类的停车收费标准,解决了困扰老旧小区多年的停车难题,为全镇其他小区解决居民停车问题提供了有益探索。
类似问题还有不少,每周的“房管课堂”就成了全体人员的“加油站”,大家不断钻研业务争当“求知先锋”“敬业先锋”“服务先锋”和“创新先锋”,来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个性化“管家”服务
“红管家”队伍蹲点式调研打开服务触角。为提升小区业主对业委会的满意度与信任感,在原有2个党支部和15个业委会党的工作小组的基础上,南翔镇逐步推广完成全镇业委会党的工作小组全覆盖。在全镇业委会中设立“党员接待日”,形成“党员坐班制”。“红管家”成为发现小区中关系业主切身利益日常事务的灵敏“触角”。
“老管家”队伍点穴式走访精准“开方”。针对小区业委会监管难度高的问题,“老管家”功能型党支部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直面业委会工作中的痛点难点问题,进行点对点的重点走访指导,同时与业委会主任沙龙有效协同互动,定期指导业委会规范化运作,形成个性化的精准解决方案。
“青管家”队伍开展体验式服务。积极推进业委会与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成员的交叉任职,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到小区治理中,壮大年轻管家生力军队伍。经过“青年管家”走进小区,沉下来思考、蹲下来倾听,脚踏实地去积累小区治理经验,想方设法去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观察力、想象力、执行力和持久力,助推“三驾马车”齐抓共管,同向发力。
互联互通扩大“朋友圈”
“如今物业、党支部、党小组、居委会大家都在一个圈子里,这样开展各类服务活动力量就大得多了。”在原有党建联建物业企业的基础上,南翔镇房管所不断拓展党建联建辐射面,以物业行业党支部与党小组为抓手,以“结对共建”活动为载体,开展了节日特色业主体验活动、小区专项整治行动、便民服务、生活垃圾分类宣传等形式多样的创新主题调研走访活动。通过物业企业间的借力借鉴、互联互通,提升了服务的容量和能级。
“朋友圈”是交流的平台,也是监督监管的平台。在物业监管平台上,各方相互监督,不断加强对住宅小区在综合管理、秩序维护、绿化养护、设施设备养护维修及居住安全等方面的日常监管力度,日常巡查、专项督查和重点督查制度也落在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