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疫情无情人有情,寒冬过后是暖春。尽管今天全球的疫情还没有得到很好地控制,但是随着疫苗等高科技产品的不断问世,我们最终控制疫情的时间应该就在不远方。”11月24日,在南翔举行的第三届精准医学产业化(上海)高峰论坛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通过VCR表示,精准医学大有可为。
为探讨精准医学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医疗策略方向上的应用与创新,共寻疫情之下精准医学的创新和研发机遇,11月24日,以“疫情防控常态化,医疗策略精准化”为主题的第三届精准医学产业化(上海)高峰论坛举行。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总工程师刘平,区委常委、副区长沈华棣,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副书记、主任方云芬,镇党委书记严健明,镇党委副书记姚芳出席活动。来自生物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高管、投资大咖等共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精准医学产业化的发展前景与创新趋势。
刘平在致辞中指出,生物医药是当前上海市着力打造的战略性产业之一,其中精准医学是关系到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前不久,市经信委等四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特色化发展的实施方案》,将多措并举进一步推动全市生物医药发展。他期待各方携手并肩,深化交流合作,推动上海成为全球知名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策源地,为中国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本次活动回顾了上海(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建园三年以来取得的成绩。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金力表示,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产业园将继续努力打造从科学研究到临床应用一体化的全产业链,“通过这个平台,我们一定会催生出更多的精准医学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上海成为全球精准医学研究和产业化中心。”
与会专家认为,疫情下,精准医学产业的发展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期,必须尽快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精准医学创新体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校堃说:“因为精准医学学科的发展,使诊断和治疗更加精准、更加靶向、更加有效、更加精进,为社会发展和百姓健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精准医学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项目的支撑。论坛上,上海(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小美园正式开园(见下图),标志着上海(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作为嘉定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产业三大核心集聚区之一,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对此,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林鑫华建议,政府在人才引进方面应给予大力支持,帮助引进精准医疗上下游产业链上的各方面人才,打造产业高地。
在随后举行的主题报告和圆桌论坛环节,硕世生物副董事长、总经理王国强,华大集团执行副总裁杨爽等企业家,还分享了从抗疫企业视角来看疫情后分子诊断发展等内容,并为嘉定打造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产业提出建议:“医疗产业的周期比较长,要耐得住寂寞,从一个点上有所突破。”
论坛上,与会领导为上海(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小美园第一批入驻企业颁发金钥匙,为获得2020南翔精准医学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的金银铜奖企业代表颁发获奖证书。
目前,嘉定正在加快建设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产业,构建较为完善的产业生态链,力求形成千亿级产业规模,打造全球精准医疗产业化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