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进一步加强嘉定区与德钦县在文化领域的交往交流交融,推进携手奔小康工作,扩展镇乡结对帮扶工作内涵,10月26日至28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霞若乡基层农牧民演职人员来到嘉定南翔,先后在南翔印象城MEGA、永乐村和南翔老街开展“镇乡结对”两地民俗文化交流演出。
本次两地民俗文化交流活动以“一乡、一河、一家亲”为主题,展现了德钦县霞若乡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创美好家园的景象。
10月26日,活动在南翔印象城MEGA举行。情景歌舞《吉祥迎宾》、女声独唱《听卓玛的歌》、男女群舞《幸福傈僳人》等丰富多彩的节目引得现场掌声不断。此外,还有霞若乡傈僳族的《阿仔啦》、《阿哟哟》等极具民族特色的表演,展现了独特的霞若文化,大家看得津津有味。
德钦县霞若乡是以傈僳族和藏族为主的多民族共居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民族文化绚丽多姿的景象。此次演出团队带来的《阿仔啦》是流传在霞若傈僳族的一种傈僳戏。它由歌、舞、戏三种结合的群体表演,穿着傈僳服饰的傈僳人唱着藏语歌舞,体现了傈僳族与藏族文化交流通融的独特霞若文化。而《阿哟哟》是一首情歌对唱,是年轻小伙姑娘表达爱意的方式,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搭建了许多美好的爱情和婚姻,所以流传至今,受人喜爱。
10月27日,南翔•霞若“镇乡结对”两地民俗文化交流演出来到永乐村,为村民朋友们送去了精彩的节目。浓郁的民族风,热情欢快的舞蹈,高亢的歌声,不时赢得叔叔阿姨们的掌声。演出人员还向老人们敬献了洁白的哈达,表达对南翔人民的真切问候和深深祝福。
10月28日,在南翔老街双塔前,云南霞若乡带来一场具有当地民俗特色的快闪表演。激扬的旋律、豪放的舞步,引得周围的游客纷纷驻足观看。期间,不断有游客来到舞池中,大家手挽手,共同跳着当地的民族舞蹈,文化交融的同时,更舞出了两地深厚的感情。
来自霞若乡文化站的工作人员贵木告诉记者,此次文化交流的节目主要围绕“地方特色”及“国家情怀”的理念,结合霞若人文风情进行编排,由30多位霞若乡本地的农民倾情出演。他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把交流经验带回去,助力家乡文化发展。
“我在黄浦江畔眺望,眺望那魂牵梦萦的地方,只有翻滚的浪花知道,我心中所有的牵挂,早已飘向那美丽的彩云之南;你在云岭之巅期盼,期盼那亲人熟悉的脸庞,只有天空的云朵知道,你饱含思恋的目光,早已融入了清清的小河淌水。”在此次文化交流演出的舞台上,一首男女声合唱《云海之恋》惊艳了观众(见下图)。歌曲旋律优美,唱出了云南和上海两地隔山隔海的相望思念、跨越山海的相依相牵,这首远远超出了云南和上海隔着3000公里之遥的相知相恋之歌,抒发了携手共奔小康的豪情。
作为该曲的作词和作曲,新嘉定人李晓月和关伟说,这是一首表达两地相思相恋的歌曲,但这首歌的意义绝不仅仅如此。李晓月和关伟来自云南,两人大学毕业后来到嘉定,近20年来一直扎根嘉定开展音乐创作工作。“今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年,歌曲在云南和上海各取一个字,取名为《云海之恋》,不仅表达云南和上海结对共建、心手相牵的两地之情,也表达了两地人民共同奔跑在小康之路上的携手共进之情。”作词李晓月表示,“云南和上海两地一家亲,两地的感情像恋人间的思念之情,也像家人之间、亲人之间云海相依、一年又一年一起前行的相携之情。”
作曲关伟表示,《云海之恋》是抒情歌曲,主歌部分展现了以上海为代表的江南地区歌曲舒缓、柔美、平和的特色,而副歌部分曲调则有大幅度跨越,展现了云南边疆地区热情奔放、自然纯朴的特色,主歌和副歌既特色鲜明又相互融合,就像是上海和云南两地的情感一样,两地情深、相互交融。歌者的演绎传递了上海、云南两地人民手足情深、共同走在小康之路上的欢快和愉悦之情,也表达了两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歌颂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