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20日,廖世承塑像揭幕仪式暨南翔学区紧密型学区建设阶段成果展示活动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小学举行。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在勇,区委副书记、区长高香,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张峥嵘,副区长王浩,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王晓燕,区教育局局长姚伟,镇党委书记严健明等领导出席活动。
林在勇、高香分别代表上海师范大学、嘉定区人民政府,就区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行会商。双方将在已举办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小学的基础上,在中学教育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不断提高嘉定区教育品质。随后林在勇、高香又共同为廖世承先生的塑像揭幕。
廖世承先生是嘉定人,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是上海师范大学的开创者、首任校长。他注重教育实验和教育科学发展,把科学方法应用于中国的教育领域。同时,他倡导的教育实验运动,推动了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科学化,许多教育教学研究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奠基意义。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小学的师生向廖世承先生塑像敬献了红领巾。“上师大嘉定附小在学校陈列廖世承老校长的塑像,来继承、弘扬廖世承先生的教育思想,不仅是一个创举,更是学校高品质办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小学校长吴宝英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以廖世承老校长的教育研究精神为灵魂,以培育研究型教师为重点,通过对培育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引领带动整个南翔学区成为研究型教师的孵化器。
与会领导嘉宾还观看了南翔学区紧密型学区建设阶段成果的精彩展示。专题片《南翔学区:研究型教师的孵化器》从“资源深度共享的环境、项目长效管理的机制、人人追求卓越的精神”等方面,介绍了南翔镇建设紧密型学区、培养研究型教师的经验成效。吴宝英就市级课题《U-G-S框架下小学研究型教师有效培养机制的行动研究》作现场汇报,深入探讨“怎样打开激发教师主动发展的泉眼”。报告剧《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则由南翔学区的师生们自导自演,生动展示了南翔镇语文、数学、英语、课外阅读等领域的教科研活动。随后,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小学的青年教师们为上海市特级教师朱燕青等南翔学区十位研究型教师代表献花,副区长王浩、上海师范大学黄友初教授分别为朱燕青老师带头编著的、体现南翔学区集体研究成果的新书《上一堂鲜活灵动的数学课》做了首发和导读。
活动最后,张峥嵘对嘉定区、南翔镇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致以感谢,充分肯定了南翔学区建设紧密型学区、培养研究型教师所取得的成绩,指出未来上海师范大学还将向嘉定区辐射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成就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为推进嘉定教育综合改革和提升嘉定城市能级核心竞争力助一臂之力。
据了解,上师大与政府、企业合作共建附属学校始于1985年,目前在上海市、长江三角洲区域、河南、陕西等省市共有附属学校33所,承担着师范大学的责任和使命,塑造上师大附属学校品牌,提升区域基础教育水平,促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在33所附属学校中,嘉定附小是上师大重点打造的样板校和标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