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满月”见成效 “新时尚”激发“新动能”
文章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19年8月14日 点击数: 作者:李静

       截至6月底,干垃圾末端处置量为每日174.11吨,减量率6.4%;湿垃圾分类处理量为每日41.32吨,完成率101%,源头分类实效显著。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满月”,南翔交出良好答卷。8月7日,南翔镇召开2019年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动员部署下阶段相关工作。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吴雪芬,镇党委副书记姚芳、陆晓明等领导出席会议。01b6d81dac074c00ac5e269efb02fb2f.jpg

吴雪芬在讲话中指出,前阶段全镇垃圾分类的工作基础持续夯实,社会氛围持续浓厚。下阶段,要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紧迫感;明确任务,以更大力度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压实责任,构建打赢攻坚战的强大保障。具体要做到:进一步提升社会动员的深度,加强宣传教育、夯实宣传阵地、抓好舆情管控;进一步提升全程分类的水平,准确把握好自我加压的“工作进度”和市里区里的“测评尺度”;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的实效,从严执法、敢于碰硬,结合“雪亮工程”“智慧小区”建设和网格化管理,加强硬件设施、实现无死角监督。全镇上下要树立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探索更加完善的工作方法,注重“学习与创新”,找到“最大公约数”,形成更加长效的工作机制,以更高的要求、更实的举措打好这场“垃圾革命”攻坚战,全力推动垃圾分类真正成为“小美南翔”的新时尚。

上半年,南翔镇各村、社区和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垃圾分类实效快速提升,从定时定点到强制分类的实施路径更加明确。实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住宅小区共计33个,完成上半年30%的既定目标,第三、第四批定时定点小区也正在实施准备中。再生资源回收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新模式,制定《关于促进本镇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的实施方案(试行)》。红翔村全面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工作,建成全区首个集分类投放、定时定点、再生资源回收、湿垃圾就地处理为一体的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服务点,做到“湿垃圾不出村”。

在社会动员方面,通过生动化理论宣讲、多样化媒介宣传、本土化文艺宣传,不断扩大垃圾分类的知晓度;通过落实责任包干机制,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有效结合未思工作,不断增强志愿服务的渗透力;通过试点垃圾分类特色工作法,夯实各级巡访督查工作,精心策划主题宣传日活动,不断提高市民参与的自觉性。

根据部署,下阶段,南翔镇将全力创建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镇,完成提升“大分流”效能,开展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达标创建,完善再生资源回收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新模式,开展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达标创建,全面推进强制分类,全面加强宣传力度七大工作任务。全程分为自我评估、全面迎检、巩固提升三个阶段,在此期间,全镇各单位要加强思想认识、优化工作方法、做到长效常态,加快建成上海市生活垃圾示范街镇,促进宜居宜业宜游的“小美南翔”建设。

会上,全体与会人员观看了《南翔镇垃圾分类工作街头海采》视频,镇房屋管理事务所、红翔村、劳动街社区负责人分别交流分享了垃圾分类的经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