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来自嘉定区南翔镇的一支“文化轻骑兵”跨越2500公里,来到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从经济、人才的合作,再到如今的文化交流,南翔与南华真正实现了“心手相牵、越走越亲”。
不久前,嘉定成功创建成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作为示范区重要一部分的南翔这次与南华县牵手,不仅是以“文化轻骑兵”的方式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而且带来了“上海南翔五彩亲子公益组织”、“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南翔)创作基地”等社会力量,旨在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形式,为南华县建立一支持久长效、热心公益的文化志愿者队伍,与当地民族文化节庆相结合推出一批文化志愿品牌活动,从而不断加强文化互动、拓宽文化援助渠道,在形成科学有效文化结对机制的同时,促进南华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此次文化走亲活动时间虽短,内容却丰富多彩。5月29日,在星光璀璨的南华县思源实验学校操场上,嘉定区文旅局党委书记、局长沈峰,南华县委副书记、县长何文明等领导共同出席了“南翔南华一家亲文化共建”活动。活动中,“彩云工程”公益项目揭牌,同时南翔镇将西泠印社社员、嘉定书法家、篆刻家杨祖柏的书法《南翔南华一家亲》、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南翔)创作基地创作的中国画《南园清风》赠送给南华县。“上海南翔五彩亲子公益组织”、“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南翔)创作基地”分别与南华县雨露乡中心学校、南华县美术家协会进行了共建签约。活动现场,南翔镇还为雨露乡中心学校学生赠送了书包等学习用品。
结对共建后,上海顾竹君说唱艺术中心南翔基地负责人、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说唱传承人顾竹君以及南翔文化志愿者和南华文化工作者们连续两天,分别在南华县思源实验学校和雨露乡杨方坝集中安置点广场上开展了文艺汇演活动。两地的文化工作者携手载歌载舞,演绎了彝族舞蹈《彝花》、第十六届群星奖获奖舞蹈《小笼师傅》、曾获得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的作品《上海的早晨》、女声小组唱《古镇风情》等精彩节目,热闹的演出将南翔、南华两地的文化紧紧交融在一起,获得了南华观众的热烈掌声。
“结对不是一阵子,要把文化的根扎下来,枝叶扩散出去,要把社会力量用足用好。”在南华县思源实验学校,上海南翔五彩亲子公益组织和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南翔)创作基地的美术老师们为孩子们带来了水彩笔和油画棒。低年级的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教室里画,高年级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去户外写生(见下图)。蓝天的天空、碧绿的草地、缤纷的鲜花……来自南翔美术老师的大手与南华孩子们的小手紧紧相牵,共同绘就家乡的美景。“我觉得这次南华行是一个好的开始,接下来我们还会安排南翔的画家到南华来写生,同时邀请南华的画家到南翔来办展交流。希望以文化走亲的方式让两地文化更加昌盛,经济更加繁荣。”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南翔)创作基地负责人罗卫民表示。
据了解,南华县孩子们的画作完成后将由五彩亲子公益组织带回上海,与五彩公益课堂的画作一起进行展览和拍卖。筹得的钱款将以“彩云温暖包”的形式,在寒假和暑假为南华县雨露乡中心学校的学生提供学习用具以及防寒衣物。五彩亲子公益组织负责人表示:“我们还计划在寒假和暑假分别带领南翔的亲子家庭到南华来,开展彩云绘画公益绘画班、彩云爱之旅等公益项目,让孩子们相互交朋友,让我们的下一代也共同牵手,让文化交流的种子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