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1434-9/2025-00000024 发布机构: 区政府
生效日期: 2025年04月07日 文 号: 嘉翔府发〔2025〕2号
关键词: 主题分类: 各街镇文件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人民政府

嘉翔府发〔2025〕2号

关于开展南翔镇第37个爱国卫生月活动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4-07 浏览次数: 【字体:

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进实施《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全面落实委、政府工作部署,按照爱卫会工作要求南翔镇决定于20253月26日4月底,在全镇开展以健康环境,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第37个爱国卫生月系列活动。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主要任务

单位以国家卫生城镇创建调整为全国健康城镇创建为契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推进以巩固健康环境和引导健康生活方式为重点的专项行动,深化重点场所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清除卫生死角和病媒生物孳生地,夯实蚊、鼠等重点病媒生物控制工作基础,助力城市公共卫生安全,营造全民动员、人人参与的健康治理社会氛围,全面推进健康嘉定建设行动。

(一)倡导推广以“健康体重,精彩人生”为主题的健康教育周活动

3月27日4月10日期间,开展以“健康体重,精彩人生”为主题的第35届上海市健康教育周活动,策划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主动健康系列活动,倡导吃动平衡、“三减三健”等健康理念,指导正确认识健康体重、科学动态管理体重,消除认知误区。

单位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网络直播平台等宣传阵地,重点强调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的日常健康行为养成,推动体重管理科普宣教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进医疗卫生机构、进机关企事业单位、进商超、进宾馆、进餐馆食堂、进青年夜校等“九进”活动。

单位通过组织一次主动健康互动展示、参与“我嘉健康一小时”系列活动、推出一场健康日志记录分享和开展一次“九进”巡展等活动,引导市民群众自觉进行体重管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志愿者等队伍的宣传指导作用,通过示范带教、倡导鼓励等形式带动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二)切实加强以“清洁有序”为重点的健康环境巩固提升行动

全面落实推广基层爱国卫生运动三大制度,从社区、单位和个人等层面分类实施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爱国卫生工作制度和群众社会动员参与机制。重点指导社区和单位强化公共区域及环卫设施的定时保洁和清理整治,结合每周四开展的群众性爱国卫生义务劳动,清理卫生死角及积存堆物,清除春季蚊、鼠等虫害孳生环境;指导农村地区做好宅前屋后的环境清理,整治乱堆杂物、乱扔垃圾,维护农村户厕,取缔旱厕(小粪缸)。

单位组建一支覆盖所辖镇域7—10人的市民爱国卫生监督员队伍,作为志愿者队伍的必要补充;每月组织开展12次重点场所卫生状况监督活动,对于发现的公共环境卫生死角、蚊媒孳生地和环卫、病媒设施破损或缺失等问题通过病媒生物防制信息化管理平台市民端及时报告,对反复回潮场所进行多次回访监督,督促推进难点问题整改形成闭环。

单位分类梳理民生相关场所的主要卫生问题,于4旬和4月下旬,分别组织开展一次聚焦于居民小区、农贸市场(含生鲜超市)、中小道路、绿地公园、沿街餐饮等重点场所的健康环境综合巩固提升行动,查问题、补短板、抓整改、防回潮,确保问题整改率达到95%以上,切实维护各地区整洁健康的卫生防病环境。

(三)组织实施以“灭鼠防蚊”为重点的春季爱国卫生运动

紧抓春季有利时机,统一开展春季灭鼠和春季蚊虫控制专项行动。3月31日开始,启动地下积水点投药控制蚊幼孳生及捕蝇笼等防制设施设置,4月7日11日为春季灭鼠统一投药周。各单位按照专业队伍防制和环境卫生清理相结合的原则,统一有计划地开展专项行动,确保有效控制鼠类密度和减少入夏蚊虫基数,降低登革热等媒介传染病在本发生流行风险。

单位落实属地化管理责任,组织查漏补缺,将日常管理的捕蝇笼、毒鼠饵站、地下积水投药控制点等全面纳入信息化管理,推动监测预警、巡查维护、监督整改场景应用,通过数字化提升管理效率。广泛开展防灭蚊等居家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宣传,做好重点单位和场所的宣传告知,确保单位和个人依法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全社会共同参与防灭蚊预防登革热的意识。根据《关于印发上海市基层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应急处置队伍建设指南的通知》(沪卫健康〔2025〕1号)相关要求,完成街镇应急队伍组建,储备必要的应急药械,做好应急处置准备。

单位强化行业管理,督促建筑工地、窗口单位和交通枢纽、公园绿地、各类学校等重点场所落实病媒生物防制措施,强化室内防护设施建设,确保有效控制病媒生物密度。重点强化“八小行业”(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店、小食杂店、小洗浴场所、小美容美发店、小歌舞厅、小旅馆、小网吧)的专业监督,做好公共环境、宾馆(饭店)、机关(企事业)单位、农贸市场、建筑工地、公共交通站点的工作指导,切实推进辖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落实,保障市民身体健康。

(四)广泛开展以共育健康‘心’生活”为重点的健康知识科普行动

单位增强开展健康科普宣教的主动性,结合春季健康教育核心信息“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要求,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心理健康知识传播,通过健康大讲堂等形式向市民群众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发挥心理健康专家资源作用,通过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等加强对社区居民、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心理健康宣教。做好市级爱卫月配套系列健康科普产品投放工作,营造浓厚的社会宣传氛围。

二、重点活动

爱卫月期间,以十天为一个周期,各单位积极策划开展各有侧重的多项集中活动。

活动周期

重点内容

3月27日29日,启动第37个爱国卫生月和第35届健康教育周活动

单位围绕“健康环境,健康生活”主题,全面启动爱国卫生月活动;

329日,组织市民健康活动

引导市民参与“我嘉健康一小时”线上线下主题活动及健康线路的步行活动,打卡各类健康点位,宣传推广春季健康知识与技能;

4月中旬,组织参与“居家病媒生物防制科普小课堂”闯关活动

单位动员市民群众参与沪小康答题闯关互动,集中科普居民身边的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和技能;

4月下旬,开展全健康环境再提升活动

单位结合实际,开展环境再巩固、再提升活动,重点解决一批卫生健康环境问题,提升群众健康感受度。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单位要强化大卫生、大健康观念,紧密结合春季物候特征,加强对本次爱国卫生月活动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要依据各阶段工作重点,制定适应辖区居民需求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做好各项重点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服务和监督检查,引导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共同营造良好的全民参与氛围。

(二)加强协调合作

各单位要坚持政府主导、跨部门协作、全社会动员的原则,强化行业管理,促进条块联动,确保各项活动安排有序开展。文明办、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部门充分动员市民群众、企业职工和各类志愿服务团体共同参与活动。镇规建办、镇城建中心综合行政执法队农业农村办及各基层单位等部门要分别督促建筑工地、居住小区、沿街商户、公园绿地和环卫设施、农村地区做好健康环境的管理和维护,病媒生物防制和春季健康教育等工作。

(三)加强宣传引导

单位要传承爱国卫生运动的优良传统,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主动协调配合,引导市民群众讲卫生、促健康、齐参与,促进健康环境提升和健康生活方式养成。要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和监督作用,及时发布活动信息、广泛传播春季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努力形成全民共享爱国卫生成果的宣传氛围。

(四)共建长效机制

镇社发办统筹区域内相关管理部门,持续完善由政府、社会、市民共同参与的爱国卫生共建共享长效机制,积极促进爱国卫生五级联动模式发挥作用促进全年工作蓬勃开展,进而推动形成健康嘉定行动的有效工作模式。 

 

附件:1.基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制度

2.春季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嘉定区南翔镇人民政府

2025326

 

 


附件1

 

基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制度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要求根据《上海市市级2025年下派居村委组织工作任务计划》,市爱卫会办公室编制了居村委、单位和市民的爱国卫生健康促进工作制度,更好指导日常工作开展。

一、居村工作指南

1.依托公共卫生委员会,统筹社区内各类资源,开展基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的组织、发动、协调和检查工作。

2.引导居民遵守《上海市民健康公约》,尊重他人健康权益,履行维护公共卫生环境责任,动员积极参与爱国卫生月、每周四爱国卫生义务劳动、控烟等健康公益活动。

3.落实公共区域清扫保洁、住宅楼卫生管理和病媒生物防制等工作制度,保持公共环境及周边区域整洁、有序,无蚊、蝇孳生地和卫生死角,无宠物粪便积存,畅通相关投诉建议渠道。

4.保持公厕、废物箱、垃圾箱房等环卫设施设置规范,保洁到位,定期消毒,实施垃圾分类;各类便民服务设施(含临时摊点)设置合理,管理规范,无占道经营;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不设烟缸,张贴醒目的禁烟标识和投诉电话。

5.保持“四害”防制设施完善、设置合理、宣传到位,符合规范要求;选择有专业资质的除害机构或经过培训的专(兼)职人员定期管理和维护,开展季节性消杀工作,保持“四害”密度达标。

6.开展健康科普宣传教育,利用宣传栏、多媒体屏幕等支持性环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健康促进活动,鼓励开展同伴健康教育,广泛传播科学健康知识和技能理念。

二、单位工作告知

1.做好单位内部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组织、发动、协调和检查工作。

2.内外环境保持整洁、有序,无蚊、蝇孳生地和卫生死角、堆物,车辆按指定地点停放。室内场所禁止吸烟、不设烟缸,张贴醒目的禁烟标识和投诉电话。

3.选择有专业资质的除害机构或经过培训的专(兼)职人员,设置并定期维护四害防制设施,开展季节性消杀工作,保持虫害密度达标。

4.设立线上或线下健康教育宣传阵地,每季度开展一次健康知识主题讲座,提供健身场地、设施或经费,鼓励50%以上职工参与健身活动。

5.引导职工遵守《上海市民健康公约》,参加每周四爱国卫生义务劳动。每年组织一次体检,建立职工健康档案;针对职工主要健康问题,分步实施人群健康指导。

三、群众工作倡导

1.坚持依靠党和政府的组织网络和群众基础,发展和完善基层爱国卫生工作网络;定期问需于民,主动了解群众的健康需求,制定协调解决的措施和方法。

2.完善以“志愿者”组织为代表的群众动员参与方式,包括政府引导下和社会自发开展的爱国卫生志愿活动。规范招募注册、业务指导、活动开展和效果评估等全流程管理,探索“项目化”服务,辐射示范效应。

3.倡导相关利益群体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建立或引导现有的活动组织,如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社区健身团队(广场舞)、商圈(街)业主自治组织、居住小区业主管委会等,主动开展或参与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活动。

4.主动合作各类新闻媒体,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开发健康科普内容和传播形式更新,联动重点单位和场所官网、微博和公众微信号和各平台官号,推出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和群众性等特质的健康核心信息。

 

 

 

 

 

 

 

 

 

 

附件2

 

春季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春季,气温回升、万物复苏。但在享受春日美好的同时,一些季节性相关的健康问题也悄然来袭。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向各位市民送上健康小贴士。

一、警惕呼吸道疾病

春季早晚温差较大,乍暖还寒,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感冒、流感、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高发。市民应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商场、地铁等,尽量佩戴口罩。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至少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

二、积极清洁环境

随着气温回升,上海进入病媒生物(蚊虫、蟑螂、老鼠等)活跃期。建议市民做好环境清理,每周清理花盆底托、废旧轮胎、塑料盒等易积水容器,倒置存放,水生植物每 3-5 天换水一次,清洗容器内壁。厨房、卫生间使用后及时擦干水渍,地漏加装防臭密封圈,食物密封保存,垃圾日产日清,定期检查橱柜缝隙。同时注意家中是否有蚊虫聚集、蟑螂粪便、鼠迹等异常情况,发现蚊虫异常增多或疑似病媒传播病例,拨打上海卫生热线12320。社区可以每周开展一次全面清洁,重点关注地下室、绿化带等易孳生区域。

三、小心过敏困扰

春天繁花似锦,花粉、柳絮等过敏原增多。过敏体质的人群很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皮疹、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症状。在花粉传播的高峰期,尽量减少外出时间,尤其是在上午10 点到下午4点之间。外出归来后,及时清洗面部、鼻腔和更换衣物。定期对卧室、客厅等进行深度清洁,使用除螨仪、空气净化器等设备,降低过敏原浓度。

四、预防肠胃不适

春季气温回升,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食物容易变质。人们在春季也可能会食用一些新鲜的野菜等,如果处理不当,也容易引发肠胃问题。因此,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食物和变质食物,不要随意采摘野菜食用,果蔬食用前充分清洗、浸泡,确保去除残留农药和杂质,尽量选择新鲜、煮熟的食材。避免暴饮暴食,尽量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

五、缓解春困现象

春季日照时间逐渐变长,人们容易感到困倦、乏力、精神不振,也是常说的 “春困”。因此,市民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尽量保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建议午间休息 15-30 分钟,但要避免进入深睡眠周期(约 90 分钟),防止醒后出现 "睡眠惰性"。合理安排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 B 族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香蕉等,有助于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适度进行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促进血液循环,唤醒身体活力,减少春困的发生。

六、关注心理健康

春季气候变化和激素波动易诱发情绪问题,市民需警惕由于季节变化带来的春季抑郁、过敏焦虑等心理健康风险。每日保证一定时间的户外光照、参与社区园艺活动等有助于改善春季抑郁。过敏人群应关注上海气象发布的花粉指数,可能出现过敏发作时通过冥想、深呼吸缓解焦虑。职业人群在工作期间要注意节奏,间断性放松拉伸,在午休时可以到绿地或者公园进行“森林浴”。此外,出现持续情绪不佳时,可拨打上海市心理援助热线12320-5,或前往社区“心灵驿站”获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