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WF1323000-2018-020 发布机构: 南翔镇
生效日期: 2018年09月26日 文 号: 嘉翔府﹝2018﹞112号
关键词: 主题分类: 各街镇文件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人民政府

嘉翔府﹝2018﹞112号

关于印发《南翔镇农田灌溉设施长效管理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8-09-26 浏览次数: 【字体:

 新丰村、相关部门:

为进一步规范农田灌溉设施长效管理,提升农田灌溉设施运行管理水平,发挥农田水利工程效益,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根据《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嘉定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嘉府办发﹝2018﹞30号)精神,结合南翔实际,制定《南翔镇农田灌溉设施长效管理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嘉定区南翔镇人民政府

                                 2018年9月26日

 

 


 

 

南翔镇农田灌溉设施长效管理及农业水价

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按照《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沪府办发〔2017〕1号)和上海市水务局、发改委、财政局、农委、环保局《关于印发〈2017年上海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计划〉的通知》(沪水务〔2017〕643号)等文件精神,为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方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水安全,进一步深化农田水利设施长效管理,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建立农业用水奖惩与精准补贴机制,建立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实行农业用水定额管理,实现灌溉设施管护全覆盖,逐步形成农田水利设施良性运行。

(二)实施原则

一是不增加农业承包户负担。按照“总体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原则,以深化灌溉设施长效管理为抓手,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二是长效管理成本全覆盖。农业水价主要考虑弥补农田灌溉设施长效管理成本,农业水价成本范围包括:农田灌溉设施维修养护费用、人工费用和灌溉电费。

三是属地化运行管理。由村委会协调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户等农业用水单位和个人,负责灌溉设施日常运行。

四是市场化维修养护。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解决现有农田灌溉设施“失管失养”现状,择优选取市场上专业队伍开展农田灌溉设施维修养护。

(三)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双控考核、双策驱动、双化模式、双降目标”的工作思路,推进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控制,通过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等激励政策驱动,采取日常运行属地化和维修养护市场化等模式,实现降低农业用水量和设施管护成本、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目标。

二、主要任务

(一)建立领导小组

成立以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为组长,镇农业服务中心、水务所、财政所、规土所、环保办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新丰村总支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推进实施南翔镇农田灌溉设施长效管理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

(二)重点工作

1.开展灌区基础情况调查。抓紧开展灌区基础情况调查,主要以灌区为单元,调查每个灌区全灌水周期的用电量和用水量、灌区控制面积、种植作物类型(水田、露地菜田、保护地菜田、林果等)、调查当前灌溉设施运行管护的成本、资金筹措方式等内容,并将调查成果以镇为单元进行汇总。

2.实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按照市水务局发布的上海市用水定额有关规定核算每个镇农业用水量,结合每年分配给本镇的农业用水总量,实行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保障农业生产合理用水需求,促进和鼓励节水行为。

3.建立运行维修养护机制。按照“日常运行属地化、维修养护市场化”的总体思路,建立镇、村两级运行维修养护机制。一是明确新丰村负责灌溉设施日常运行管理,具体可由村委会自行组织或委托承包户、第三方等方式实施,灌溉设施日常运行管理内容主要包括灌溉泵站控制运行、简易故障处置、清洁卫生、防火防盗,田间沟渠定期清理疏通,输配水配套设施日常巡查看护等。二是明确镇政府负责灌溉设施维修养护,可落实水务或农业部门具体实施,将维养工作项目化、并通过市场化运行。灌溉设施维修养护内容主要包括灌区泵站机电设施的定期保养、主要部件的损坏更换、复杂故障处理、灌排输排水设施的岁修大修、田间机耕道路及桥梁的日常养护等。

4.开展灌溉设施规范化管理。以“四项制度”(设施登记制度、使用发证制度、责任落实制度、检查考核制度)为核心,围绕“五个一”框架(即:一套工作制度、一组管理网络图、一套管理台帐、一份统计测算表和一本照片图册)要求,开展灌溉设施的规范化管理。新丰村要建立各灌区全灌水周期的用电量、用水量和灌溉设施运行管护和费用收支台账,并通过村务公开等方式公开上一年度农田灌溉设施用水总额、农田水利设施日常运行管理收支费用、财政补贴等台账。

5.建立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业用水成本主要是农田灌溉设施运行维护成本,包括:灌溉泵站、输、配、排水设施、田间机耕路、桥等维修养护费用、灌溉电费、村级放水员、日常运行管理及巡查人员的人工费用等。要科学测算农业用水的平均支出成本,统筹考虑区、镇财政及村自有资金情况,建立农业水价的形成机制。

定额内全成本农业水价由农业用水全成本费用与区域内农业用水定额计算确定。农业用水全成本费用来源包括各级财政补贴、村自有资金补充和用水户缴纳的农业水费等三方面。用水户缴纳的农业水费主要用于灌溉设施的日常运行管理,新丰村作为村级用水责任主体,应结合镇财政补贴及自有资金支出能力,按照总体上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原则,制定用水户实收水价标准。

6.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镇水务所、农业服务中心要加强平时的检查和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节水奖励依据。

三、时间节点安排

(一)基本情况调查(5月底前)开展基本情况调查,摸清灌区分布、设施存量、管理养护现状、维护资金筹措渠道和使用现状等。

(二)改革工作实施(5月—11月)在水稻集中供水期,启动灌溉泵站日常运行管理规范化工作;积极组建镇级灌溉设施维修养护管理机构,通过市场化方式落实专业养护组织,实现设施养护专业化;按照考核办法,及时开展考核工作。

(三)总结评估(12月)全面完成新丰村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自评工作并向区级领导小组提交总结报告,接受区级领导小组的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