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1434-9/2024-00000071 发布机构: 南翔镇
发文日期: 2024年05月16日 主题分类: 政务公告
关键词:

2024年南翔镇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4-05-16 浏览次数: 【字体:

2024年本政务公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政务公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持续抓好重点领域信息公开、重要政策发布解读、公众关心关切回应、公开平台建设完善等工作,有效提升政府公信力与执行力,为服务保障小美南翔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一、进一步夯实政务公开工作基础

(一)严格执行政务信息公开规范一是系统清理本行政机关现行有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通过政府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专栏集中公开推进行政规范性文件统一公开政府网站引用或登载行政法规的,对照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行政法规库的国家正式版本,及时更新完善。二是及时整理本级政府和本系统形成的政府公文,并在街镇门户网站的“政府文件”栏目中集中公开,确保公开的合规性与时效性。

(二)常态实施法定公开内容维护。一是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要求,持续拓展细化主动公开的具体内容。二是好各类规划集中公开,主动公开“十四五”规划和专项规划,推动历史规划(计划)的归集整理和主动公开。三是落实专人专责,全面负责法定主动公开专栏的日常检查、维护和更新,杜绝错链、断链和内容混杂。四是强化权责清单、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办事指南等权力配置和办事服务信息的调整更新,确保因法律法规修订、职能转移调整、流程优化等原因导致内容变化的,能够及时公开调整后的准确信息。

(三)持续优化依申请办理工作。一是准确适用《条例》和《规定》,加强同司法所等专业业务部门的沟通联系,从严把握不予公开范围,规范提升依申请公开工作质量和效果。二是优化和规范内部办理流程,尽可能缩短办理时限,提高答复效率。三是建立依申请公开转主动公开常态化审查机制,对于依申请公开提供的政府信息,要同步开展审查研判,符合主动公开条件的及时转化公开。根据《关于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有关事项的通知》(沪财税〔2021〕7号),在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中载明收费要求和标准,加强收费管理,不得泛化收费情形,依法保障申请人合理信息获取需求。

二、进一步做实政策解读和舆情回应

(一)强化政策文件解读。凡是面向企业和市民的主动公开政策性文件,各单位、各部门在报请发文的同时,同步报送政策解读稿件。一是推动解读内容精细化,对政策制订过程中收集到的普遍关注点和疑惑点,有针对性地予以解答、说明,杜绝简单摘抄文字、罗列文件小标题等形式化解读。二是推动解读形式多样化,综合选用新闻发布会、政策通气会、图示图解、场景演示等多元化解读形式开展解读,确保讲明讲透政策内涵三是推动解读流程全方位,对政策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引导文件起草单位开展二次解读、跟踪解读。四是推动解读传播面更广泛,对于重要政策文件及解读材料,建立健全政策订阅服务机制,积极协调主要新闻媒体、重点网站和新媒体平台转发转载,提升政策推送的适配性。

(二)抓好日常回应关切和政民互动。一是打通政民互动渠道,持续加强留言板建设,由专人专责对接群众呼声反馈,依托“上海嘉定”门户网站,按时收集群众问题建议,开展解答和回应。二是严格落实回复期限,通过网上领导信箱、人民建议征集信箱、网上信访等渠道收集的信访诉求,严格按照法定期限进行回复;通过网上咨询、网站留言、“12345”网上受理平台收到的意见建议和问题咨询,答复期限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简单问题要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答复。三是强化“一网通办”平台数据分析应用,对于政务服务差评和“12345”咨询投诉集中的办事事项进行专项回应,有针对性地改进办事流程,切实破解企业市民办事的痛点堵点问题。

三、进一步推进决策公开和公众参与

(一)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公众参与。一是完善政策制定公众参与机制,通过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方便公众知晓并参与的途径畅通人民群众参与公共政策制订的渠道加强听取意见的针对性,制定涉企政策时,重点听取相关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的意见;制定改进与保障民生方面政策时,充分了解基层一线需求;制定涉及特定群体利益政策时,充分听取相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群体代表的意见。二是扩大重要决策草案意见征集的覆盖度,对于行政规范性文件等需公开征求意见的决策草案,除在政府网站公示外,通过“一网通办”总门户、人民建议征集信箱、“随申办”移动端、政务新媒体等市民广泛使用的平台,收集社会公众对决策草案的意见建议,并在决策文件出台后的10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开前期意见的收集、采纳情况以及较为集中意见不予采纳的原因。

)办好政府开放活动。一是单位、各部门继续结合区域和业务实际,围绕“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民生保障、公正监管、公共卫生安全等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点领域,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政府开放活动推动政府开放活动常态化。二是政府开放活动期间,设置座谈或问卷调查等环节,主动听取参与代表对相关工作的意见建议。对于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认真研究吸纳,并作专项反馈。鼓励通过云直播、VR展示、流程演示等新颖形式开展政府开放活动,拓宽政府开放渠道,扩大活动展示面,让更多社会公众知晓了解、认同支持政府工作。今年8月确定为全市政府开放月,各单位各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集中在8月组织开展以公共管理机构、公共服务场所为主的线下系列主题开放活动,形成规模效应。

四、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一)优化更新政务公开标准目录。一是对政务公开全领域标准化规范化目录优化调整,着重加强重点工作公开事项的再梳理、再细化,确保标准目录对重点业务工作的全覆盖、无遗漏。二是做好公开事项和具体公开内容的联动展示,在门户网站醒目位置设置网页版标准目录的入口,通过超链接等方式实现公开内容的一键查阅,便利公众通过标准目录进行公开信息的直接检索和查看。

(二)持续强化标准化规范化成果创新性应用。一是加强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成果研究和转化,围绕企业市民“高效办成一件事”“清晰读懂一件事”,加快开发“政策服务包”“一件事导览”等集成式、主题式、场景式公开产品。二是加强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新媒体、“随申办”移动端等平台联动,强化政务数据分析和落地应用,丰富“扫码看”“掌上查”、政策服务信息差异化推送等公开形式和手段,提高公开的实用性和易用性。

)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向基层延伸。加强政务公开与村(居)务公开在形式、内容、标准上的有效衔接,强化各部门对基层村(居)的统筹指导,合理公开包括集体资产管理、财务收支、乡村振兴、为老服务、社会救助等内容的基层自治信息,全面推进本辖区内村(居)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进一步强化政务公开线上、线下平台建设

(一)加强门户网站、政务新媒体功能建设一是统一部署网站智能检索、智能问答功能,打造标准统一、分布运营、内容丰富的政务知识库,实现一网通查、一网通答。二是深入推进政务新媒体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主管主办责任,加强属地管理、行业管理,提升以人在南翔”微信公众号为龙头的政务新媒体矩阵运行水平。三是加强政务新媒体运营互动力和引导力能级建设,加大政务新媒体对政府公报、重要政策及解读材料等政府权威文本的推送和传播力度统筹做好信息发布的前置审核研判、后期评论收集和互动沟通,实现权威发布、引导预期、回应关切的综合效应。

(二)加强政务公开专区建设。对土地征收、旧区改造、义务入学、就诊就医、养老服务等面向特定区域和人群的公开事项,通过线下的公共查阅点、公告栏、电子信息屏等方式,进行定点、定向公开。同步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对政务服务需求的响应和现场处理能力。

进一步强化组织保障与人才支撑

(一)强化组织保障一是完善主要领导亲自主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政务公开负责部门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主要领导年内至少听取一次政务公开工作汇报,重点研究政务公开的纵深发展问题,推动权力运行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公开工作落实落细。二是统筹安排财政资金,将政务公开工作经费纳入本单位年度预算,确保政策解读等工作顺利开展。

(二)提升队伍能力一是《条例》和《规定》列入领导干部业务人员的学法内容,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视程度和认识水平。二是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负责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将各项公开要求融入日常业务工作。